悼李九渊

九韶已死徵君老,我与深之事偶同。
此夜北风吹白发,旧时明月对苍松。
声名还许辈流上,岁月忽消铅椠中。
莫笑腐儒无厚业,尊前又手凤驹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李九渊》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陈献章,明代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心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静中观物”与“致良知”等哲学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2. 诗歌原文:九韶已死徵君老,我与深之事偶同。此夜北风吹白发,旧时明月对苍松。声名还许辈流上,岁月忽消铅椠中。莫笑腐儒无厚业,尊前义手凤驹鸿。

  3. 诗意解析

  • 九韶已死徵君老:这句话表达了对李九渊老师年迈生命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自己与李九渊在学术思想上的默契和共鸣。
  • 此夜北风吹白发:这里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景象,暗喻老师的风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旧时明月对苍松:通过明月与苍松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志趣。
  • 声名还许辈流上:意味着尽管年纪渐长,但他的影响力和声望仍然受到尊重和认可。
  • 岁月忽消铅椠中:这里的“铅椠”代指书籍或学问,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学问的积累如同消逝的铅椠一样难以追回。
  • 莫笑腐儒无厚业:虽然以“腐儒”自居,但陈献章强调自己并非没有成就,而是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道德修养。
  • 尊前义手凤驹鸿:这里的“尊前”指酒筵前的敬酒场景,“义手”可能是指文人之间的交往,“凤驹鸿”则象征着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悼李九渊》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李九渊一生的描述和对其精神的赞美,展示了陈献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九渊个人的一种纪念,也是对其思想贡献的一种肯定,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