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道州人(今湖南省道县)。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乞恩南归先寄诸乡友候我于曹溪者。
我行已远莫知几,子路问津心欲迷。
但言有酒可共饮,岂复论心非是期?
吾闻子房功业成,一饭未尽身长倾。
平生所愿在兹矣,安得此意无由施。
这首诗是周敦颐的《谒李文靖公墓》,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友人李文靖的怀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它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友情不在于利益的交换,而在于心灵的相通。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与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