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仕示张诩

灯下排蓍十八更,神机我祝敢相轻。
一时出处虽当决,半月功名了不争。
世事转头常老病,山田计口废春耕。
儿童与我添香烛,百拜皇穹祝母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筮仕示张诩》是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陈献章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生于明正统十二年。他的出生地位于广东新会,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多产的学者与诗人。陈献章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其书画造诣亦颇高。他一生经历了科举的多次挫折,却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1. 诗歌原文
  • 灯下排蓍十八更: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点燃油灯时,反复排演自己的策略和计划。这里的“神机”象征着智慧与策略,而“我祝敢相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信心与坚定。
  • 世事转头常老病: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认为人生易老,岁月催人,因此常有老病之感。
  • 山田计口废春耕: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放弃仕途后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通过放弃农耕来表达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筮仕示张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中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传统诗歌技巧,使语言既优美又富有节奏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陈献章注重内省和静心修炼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自我修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 思想内涵:作为明朝的学者,陈献章的作品常常蕴含着他对于社会、政治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通过《筮仕示张诩》,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学问的追求、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1. 历史背景
  • 学术贡献:《白沙诗文教解》、《白沙集》是陈献章的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在文学、哲学及教育方面的成就。陈献章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岭南地区,他被尊为“江门学派”的创始人。
  • 文化影响:陈献章不仅在学术上有建树,其书画亦颇有造诣。《白沙诗教解》中的许多诗句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其书法作品也深受喜爱。
  1. 人物评价
  • 学界评价:兰溪姜麟称赞他是“活孟子”,这一评价充分说明了他在儒学界的影响力。同时,他也被认为具有极高的教学能力,能够启发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儒家经典。
  • 社会影响:陈献章的思想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著作和思想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资料,他本人也被后人誉为“岭南第一儒师”。
  1. 相关著作
  • 《白沙集》:这是陈献章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中包含了他关于理学、哲学及教育的思考和理论。
  • 《白沙诗教解》:此书是对其诗歌教学方法的解读,展示了他对古典诗词的深厚理解和独到见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陈献章的《筮仕示张诩》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他哲学思想和人生经验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思考,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