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肇庆有怀马玄真

红尘白浪去来年,细雨秋江看木棉。
何处思君君不见,羚羊峡尾七星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肇庆有怀马玄真》是明代陈献章所作,这首七言绝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作者在肇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陈献章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才华,还反映了明代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几经波折后闭门读书数年。他的作品后来被编为《白沙子全集》,并收录于《明史》卷283中。
  1. 诗歌原文
    红尘白浪去来年,细雨秋江看木棉。
    何处思君君不见,羚羊峡尾七星前。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出肇庆有怀马玄真》中的“红尘白浪”、“细雨秋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境界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情感表达:诗中“何处思君君不见”,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这种直接的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与朋友分离时的哀愁。
  • 主题深掘:虽然表面上看似一首简单的离别之作,但实际上蕴含着更为丰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内心世界。这种主题的挖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1. 创作背景
  • 陈献章在肇庆的生活期间,经历了许多生活变迁和政治挫折,这些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在诗中表现出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1. 文学价值
  • 《出肇庆有怀马玄真》不仅展示了陈献章的文学才华,也是了解明代文学风貌的重要窗口。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陈献章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

《出肇庆有怀马玄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明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