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宅逢梅

花间无主竹篱空,小径斜穿曲巷通。
赖是暗香能不息,短筇破帽得相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废宅逢梅》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下是对该诗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废宅逢梅》的作者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生平经历了从求学问道到闭门读书的历程,这使他的思想深受理学影响。
  2. 创作背景:陈献章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转而致力于学术研究,并创建了“白沙先生”这一称号。他的生活简朴,喜欢静坐研究,因此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美。这首诗可能是在其静坐时,看到梅花而有所感而作。
  3. 诗句原文:花间无主竹篱空,小径斜穿曲巷通。
    赖是暗香能不息,短筇破帽得相逢。
  4. 诗句解析:“花间无主竹篱空”,描述了一种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竹子在没有主人的情况下依然挺拔,暗示了孤独与坚韧共存的状态。
    “小径斜穿曲巷通”,通过“斜穿”和“通”这两个词,传达出了一种曲折蜿蜒的小径通向远方的意境。
    “赖是暗香能不息”,暗香即梅花的香气。这里表达了梅花即使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也能独自绽放,其香气不衰的特性,也寓意了作者面对困境仍然保持坚韧的精神。
    “短筇破帽得相逢”,筇是一种轻便的手杖,破帽则表示简陋的帽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看似落寞却又意外重逢的场景,可能是指作者在偶然之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

《废宅逢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丰富的情感层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