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
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
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
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
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
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
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
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
悼李宫詹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李宫詹龄》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陈献章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哲学和思想情感。
陈献章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与思念之情。诗中的“公称外司徒”表明了李宫詹的官职,而“我时上酬公”则反映了陈献章在仕途上对李宫詹的支持和尊重。这种相互扶持的友情,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间的互助精神。
陈献章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诗中的“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揭示了他关注民生、重视教育的责任感。同时,“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种对国家大事与自然风光的双重关注,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理解。
陈献章在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这句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的厌倦,以及希望通过简单的行动来超脱纷扰。这种超脱的态度,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把握,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反映了陈献章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和过往经历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悼李宫詹龄》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感慨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展示了陈献章的人生观念、价值追求以及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生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