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镐送白菊乞诗

陶令黄金绕舍,君家白玉满园。
千古清风庐阜,几丛细雨江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镐送白菊乞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深厚的理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诗人的创作特点:

  1. 作者介绍
  •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多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数年。他的著述被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在明史中有传,并收录在中国历代著名学者编纂的《明儒学案》之中。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陶令黄金绕舍,君家白玉满园。
    千古清风庐阜,几丛细雨江门。
    微醉不须酩酊,半开莫待离披。
    安得季芳与语,相思欲寄一枝。
    偏宜素发,青山只对苍颜。
    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

  2. 诗歌内容分析

  • 第一段:“陶令黄金绕舍,君家白玉满园。”这里运用了典故,陶令是指晋代的陶渊明,他以田园生活著称,常在门前种树以自守,此处借指诗人所居之处,四周环境优美,充满了自然之美。
  • 第二段:“千古清风庐阜,几丛细雨江门。”这里的庐阜指的是庐山,江门则可能是指江西九江附近的江门峡,两句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第三段:“微醉不须酩酊,半开莫待离披。”通过饮酒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某种状态或情感,可能是借酒消愁或是寻求心灵的慰藉。
  • 第四段:“安得季芳与语,相思欲寄一枝。”季芳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希望通过赠送白菊来传达自己的心意。
  • 第五段:“偏宜素发,青山只对苍颜。”这里的“素发”指的是简朴的生活态度,而“青山”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 第六段:“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愁的情感,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以忘记家乡的味道。
  1. 诗人的创作背景
  • 由于陈献章屡试不中,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他在山中静坐读书,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他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哲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1. 诗歌的鉴赏价值
  • 文学价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 哲学价值:诗中的“黄金”、“白玉”等意象,寓意着富贵与清贫、奢华与朴素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 艺术价值:整首诗的韵律和谐,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

《周镐送白菊乞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作品,也是其理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