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程明善回省

南州炎暑地,时雨变苍凉。
况当孟夏交,卉木含清芳。
别离殊可叹,且与子同裳。
晨朝启斯馆,大江何茫茫。
旌旗照白日,长风送龙骧。
扬帆适利涉,远瞩犹连樯。
王事宜努力,肃肃戒宵行。
瞻彼西掖垣,列宿联辉光。
鱼乐在游泳,鸟乐在回翔。
思怀安在已,因之川路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程明善回省》是元末明初诗人郭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背景
  • 生平经历:郭奎,字子章,元末明初庐州府巢县人。在元末时期,他追随余阙治经,余阙多次称颂他的才能。后来,朱元璋起兵江淮,郭奎归附于他,并参与其幕府工作。
  • 文学贡献:郭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创作了《望云集》。他的诗作以简洁、质朴著称,能够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1. 诗歌内容
  • 描绘景象:诗中通过描写南州的炎暑之地与时雨变凉的景象,以及孟夏交替时的植被清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 表达情感:离别的可叹之心情,以及对同袍好友的深情祝福“且与子同裳”,都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政治寓意:诗中提及“王事宜努力”和“瞻彼西掖垣”,可能暗含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政治形势的观察。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整首诗用词简练,句式整齐,体现了元末诗歌的特色。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染力。
  • 思想深度: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到了更广阔的思考层面。

《赠程明善回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元末社会风貌的缩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郭奎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末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友情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