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刘磐石道中

年来未挹春风暖,冬早相逢锦里傍。
丛菊尚牵三径色,寒梅欲吐一园香。
宣卿世颂长词赋,仲举谁怜少鹔鹴。
溪上立谈盟雉旧,暮云又觉碎琳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遇刘磐石道中》是明朝诗人陈壮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陈壮学通过描绘冬日相逢的场景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明代诗人陈壮学的生平及其与刘磐石的关系。陈壮学的生平不详,但从诗中的“年来未挹春风暖,冬早相逢锦里傍”来看,他可能与刘磐石有着长期的交往。这种长时间的友谊使得他们在冬天的相遇格外珍贵和感人。
  1. 诗歌原文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年来未挹春风暖,冬早相逢锦里傍。  
丛菊尚牵三径色,寒梅欲吐一园香。  
宣卿世颂长词赋,仲举谁怜少鹔鹴。  
溪上立谈盟雉旧,  
  •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古典律诗的格律要求。
  1. 诗歌注释
  • “年来未挹春风暖”中的“挹”意为汲取、吸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的期盼。这里的“春风暖”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冬早相逢锦里傍”中的“锦里”可能是指成都的一个美丽区域,诗人用“锦里傍”来形容与刘磐石的相遇地点,增添了一份地域的色彩。
  • “丛菊尚牵三径色,寒梅欲吐一园香”描绘了菊花和梅花两种植物的美丽景象,其中“三径”指的是三条小路,而“一园香”则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
  • “宣卿世颂长词赋,仲举谁怜少鹔鹴”中的“宣卿”与“仲举”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辈,他们被称赞为才华横溢。“鹔鹴”是一种鸟类的名字,诗人提到它来强调朋友之间的关怀和怜惜。
  • “溪上立谈盟雉旧”中的“溪上”指的是一条小溪旁,诗人和刘磐石可能在这条溪边立下约定,回忆起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
  • 最后一句“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可能是描述一种景观或场景,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1. 诗歌评析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特点。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都值得深入探究。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作品。

《遇刘磐石道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次心灵的对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