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凉宿阴林,顿觉烦暑退。 登台对清池,过萤停鹤背。 静夜发啸歌,邻犬数声吠。
《初秋三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这组诗作展现了刘克庄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四季变化的独特审美,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态度、处世哲学的启示。
解析 第一首:微凉宿阴林,顿觉烦暑退。 - 关键词: "宿阴"(指树林中), "顿觉"(突然的感觉), "烦暑退"(炎热消退) - 注释: 这句诗描述了初秋的夜晚,作者在树林中感受到凉爽,并突然感觉到之前的炎热已经消退。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初秋之夜的舒适和宁静。 第二首:登台对清池,过萤停鹤背。 - 关键词: "登台"(登上台),"对清池"(面对着清澈的水池)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台高人醉眠:台上之人沉浸在醉意之中,仿佛整个场景都陷入了梦乡。这里的“台上”可能指的是一个高处的平台或者是某个观景点,而“人正醉”则形容此人饮酒过量,醉态可掬。 - 池中鹤正沉睡:池中的鹤安详地栖息,似乎已经忘却了外界的一切喧嚣。这里的“鹤正睡”描绘了一只鹤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状态,与“人正醉眠”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解析】 “水气抱柴扉”意思是:水汽笼罩着柴门,形容秋意正浓(或:深秋的夜晚,水汽笼罩着柴门,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林阴夜凛冽”解释为:深秋的树林里,夜晚非常寒冷。“风至如有人”解释为:秋风来临,仿佛有人吹拂。“芭蕉一声裂”解释为:一阵风吹过,芭蕉叶子发出破裂声响(或:一阵秋风吹来,芭蕉叶发出破裂声)。“暗暗梅花廊”解释为:在昏暗的梅花廊下。“残月如凝雪”解释为:残存的月亮像凝固了一样。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