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雨后

华馆开林末,新凉生雨馀。
荷香飘座远,山色逗窗虚。
避俗千竿竹,消间满架书。
连朝厌城市,来此称幽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亭雨后》是明朝诗人郭谏臣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后池亭图景。下面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池亭雨后》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郭谏臣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历史环境。郭谏臣是明末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是一位文学家和画家。该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环境的喜爱,同时也蕴含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原文内容:《池亭雨后》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个雨后清晨的池塘景象。诗中描述了荷花在雨后的清香,山色透过窗棂映入眼帘的朦胧美,以及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色:郭谏臣在《池亭雨后》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包括平直叙起与从容承之的对比,以及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这种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的艺术处理,使得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审美效果。

郭谏臣的《池亭雨后》是一首表现力丰富、情感细腻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雨后池塘美景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情感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从而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享受那份难得的平和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