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梧轩晨起

夜饮归来晚,晨眠起较迟。
日高烟未散,春入鸟先知。
自觉心如水,宁言鬓似丝。
疏狂时共弃,独乐复何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梧书院晨起》是由明代诗人郭谏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文:“夜饮归来晚,晨眠起较迟。日高烟未散,春入鸟先知。自觉心如水,宁言鬓似丝。疏狂时共弃,独乐复何疑。”
  • 译文注释:《竹梧书院晨起》是一首描绘早晨时光的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夜晚饮酒至深夜、清晨起床较晚的情景,以及清晨时分的景象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在清晨独自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宁静时刻的心情。
  1. 作者简介
  • 郭谏臣:明朝诗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赏析角度:可以从诗歌的形式、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例如,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是否具有画面感,是否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等。
  • 评析观点:郭谏臣的诗作以其婉约清雅的风格著称,他在作品中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态度。这首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
  1. 写作背景
  • 时间背景:《竹梧书院晨起》创作于明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郭谏臣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生活的作品。
  • 个人经历:郭谏臣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变,他曾在官场上经历过不少风波,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些经历在他诗作中有所体现,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1. 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
  • 对比分析:可以将《竹梧书院晨起》与其他同期或同风格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可以比较其他文人在同一题材下的作品,分析它们在表达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 主题探讨:探讨《竹梧书院晨起》中的主题思想,如对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感悟等。通过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竹梧书院晨起》的独特之处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竹梧书院晨起》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其作品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作品赏析、评析、写作背景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等方面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首长诗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