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邱道中

昨拟走大梁,览胜古汴京。
晨起延津境,忽作封邱行。
山川本相似,途路近且平。
远驰燕赵骑,复卷魏卫旌。
晓行趁残月,暮宿视长庚。
客途少休息,传舍多送迎。
思之良厚颜,不如且归耕。
所以晨夕内,劳劳苦东征。
东征倦行役,对镜徒自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封邱道中》是明代诗人郭谏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郭谏臣,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明苏州府长洲人。郭谏臣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官袁州司理。他以严正不阿的态度对抗贪腐的严世蕃,后内迁吏部主事,并在隆庆初年多次上书论时政,持正不阿。他的作品婉约清雅,有《郭方泉集》。

  2. 诗歌原文与赏析:《封邱道中》原文如下:
    昨拟走大梁,览胜古汴京。
    晨起延津境,忽作封邱行。
    山川本相似,途路近且平。
    远驰燕赵骑,复捲魏卫旌。
    晓行趁残月,暮宿视长庚。
    客途少休息,传舍多送迎。
    思之良厚颜,不如且归耕。
    所以晨夕内,劳劳苦东征。 东征倦行役,对镜徒自惊。

  3. 作品主题:《封邱道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劳顿和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从大梁出发,前往古汴京游览的情景,再到封邱的途中所见所闻。诗人通过对比旅途的不同景象,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封邱道中》作为郭谏臣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