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阳驿

年来频给驿,公馆尽知名。
喜与亲朋遇,无烦候吏迎。
云山牵别思,风絮搅离情。
况值春光暮,朝来始见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滕阳驿》是明代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滕阳驿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陈琏,明代著名诗人,字子昂,号青莲居士,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在文学、书画方面皆有建树,尤以山水画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太守”。
  1. 诗歌原文
    年来频给驿,公馆尽知名。
    喜与亲朋遇,无烦候吏迎。
    云山牵别思,风絮搅离情。
    况值春光暮,朝来始见莺。

  2. 诗歌内容解读

  • 年来频给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频繁被召至滕阳驿,反映出他可能因公务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故乡。
  • 公馆尽知名:滕阳驿作为官员们常驻之地,其名声自然传播甚广,使得每一位到访的客人都能轻易地找到并记住这个地方。
  • 喜与亲朋遇:在这里,作者描述了自己乐于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情景,体现了他在繁忙政务之余,依然珍视人际关系的温馨一面。
  • 无烦候吏迎:这句表明在滕阳驿中,无需烦劳官吏迎接,体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云山牵别思:描绘了诗人面对家乡云山时,心中不禁生出离别之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风絮搅离情: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愁绪如同随风飘散的柳絮一般难以平息。
  • 况值春光暮:这里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述,更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 朝来始见莺: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惊喜交织的情绪,仿佛只有在清晨,才能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滕阳驿》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滕阳驿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种种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