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平善埧,久滞雨纷纷。
树色昏难辨,江声怒厌闻。
家乡频入梦,亲友念离群。
回首夷陵郡,青山隔暮云。
平善埧阻水半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善埧阻水半月》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亲友的哀愁。
陈琏,字廷器,号琴轩,是明初广东东莞人,生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卒于宣德间(1435-1440)。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家藏万卷,著有《琴轩集》与《归田稿》。陈琏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其中《平善埧阻水半月》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全文如下:
维舟平善埧,久滞雨纷纷。
树色昏难辨,江声怒厌闻。
家乡频入梦,亲友念离群。
回首夷陵郡,青山隔暮云。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乘舟漂泊于江边的孤寂感受。诗人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景物与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的开头“维舟平善埧,久滞雨纷纷”便点明了场景,随后“树色昏难辨,江声怒厌闻”两句则描绘了因雨水而显得模糊不清的树木和因大雨而变得愤怒难听的江声,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这种天气状况无疑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诗句“家乡频入梦,亲友念离群”,反映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过去温暖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家人朋友的挂念。最后,结尾“回首夷陵郡,青山隔暮云”则把读者的注意引向了更远的过去,诗人在黄昏时分遥望远方,只见山峦重叠如墨色般浓重的暮霭,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平善埧阻水半月》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