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迪除晋府典宝

五云阙下拜新除,千里王门喜曳裾。
汉代文章推贾谊,梁园词赋重相如。
趋朝亲捧黄金宝,退食闲工玉箸书。
别后故人应注想,平安莫惜寄双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迪除晋府典宝》是一首明初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人陈琏:陈琏,字廷器,号琴轩,是广东东莞人。他是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不仅家藏万卷,而且著有《琴轩集》、《归田稿》。在明代初期,陈琏以其丰富的藏书和深厚的学识被世人所熟知。
  1. 诗歌原文
  • 五云阙下拜新除,千里王门喜曳裾。汉代文章推贾谊,梁园词赋重相如。
  • 此句“五云阙下拜新除”描绘了诗人在皇宫深处接受新任命的场景;
  • “千里王门喜曳裾”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进入宫廷工作的欣喜;
  • “汉代文章推贾谊”,提到了汉朝的文学巨匠贾谊;
  • “梁园词赋重相如”,则是对汉代文学大家司马相如(字子长)的赞美。
  • 趋朝亲捧黄金宝,退食闲工玉箸书。
  • “趋朝亲捧黄金宝”,反映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及其职责的重要性;
  • “退食闲工玉箸书”,则表明他在闲暇之余仍不忘创作,以书籍为伴,体现了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1. 诗作赏析
  •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迪新职位的认可与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才华与情怀。
  • 其中,“五云阙下拜新除”与“汉代文章推贾谊”两句尤其突出,前者展示了官场的新气象,后者则体现了对古典文学的尊崇。
  • 此外,“趋朝亲捧黄金宝,退食闲工玉箸书”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在忙碌之余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情。
  1. 历史背景
  • 明代初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人陈琏的创作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陈琏的《送李迪除晋府典宝》不仅是对李迪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尚的一种体现。
  1. 文化意义
  •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了解到明初时期文人对于文学与官职的重视,以及他们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
  • 这首诗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交往与友谊,以及他们在仕途上相互支持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陈琏的这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情感真挚而不流于矫情。
  • 诗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当,使得整首诗既富有文采又不失深度。
  •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内容的深邃,还在于其形式的完美。

《送李迪除晋府典宝》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才情的诗歌,它不仅是对李迪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一种反映。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应该感受到诗人陈琏本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