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事业冠朝绅,带砺家声海内闻。
柱国师臣膺上爵,金书铁券表崇勋。
显扬志遂名应重,鞠育恩深念益勤。
忠孝双全谁得似,已看竹帛播清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经纶事业冠朝绅,带砺家声海内闻。
柱国师臣膺上爵,金书铁券表崇勋。
显扬志遂名应重,鞠育恩深念益勤。
忠孝双全谁得似,已看竹帛播清芬。
。
《忠孝堂为英国公赋》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诗作,此诗写于1860年(清同治九年),当时作者正被囚禁在南京。
全诗共四句:
忠孝堂为英国公赋
——清·黄遵宪
忠孝堂为英国公赋,
英吉利人何曾有?
我欲呼天诉冤屈,
奈何万里无行人?
此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英国侵略者的愤怒和无奈。诗人用“忠孝堂”这一地名来讽刺英国的暴行,并以“英国公”自比,暗示自己作为清政府官员被囚禁在南京的情景。
全诗语言简练有力,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民族危机感。黄遵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的强烈谴责和不满情绪,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