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守愚昆仲

忆昔高宗南渡后,濮王之裔总贤才。
继承喜有诸孙在,积累知从几世来。
秋水文章传宝邑,东桥道学重金台。
记题谱谍惭荒落,应乏当时太史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赵守愚昆仲》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守愚兄弟的深切怀念和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琏,字廷器,号琴轩,广东东莞人。他于明初中举,并曾任职于南京礼部侍郎。陈琏家藏书丰富,著有《琴轩集》、《归田稿》等作品。
  2. 诗歌原文
我爱贤公子,人誇好弟兄。  
才名双璧重,世利一毫轻。  
种竹频开径,看花懒入城。  
何时共尊酒,细话别来情。  
  1. 诗歌注释:这首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赵守愚兄弟的生活场景与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2. 诗歌赏析
  • 才名双璧重:这句话形容赵守愚兄弟二人才华出众,名声显赫,如同珍贵的宝物一般。
  • 世利一毫轻:这里表达的是赵守愚兄弟对于世俗名利的漠视态度,认为那些东西并不重要。
  • 种竹频开径,看花懒入城:描述了赵守愚兄弟的生活态度,他们喜欢在竹林中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不愿进入城市繁华喧嚣的生活。
  • 何时共尊酒,细话别来情: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与赵守愚兄弟重逢时,一起畅饮尊酒并倾诉离别之情的渴望。
  1. 写作背景:陈琏在这首诗中回忆了他在南渡后与赵守愚兄弟共同度过的时光,并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寄赵守愚昆仲》不仅是陈琏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生活理念与价值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