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怡云韵

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
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
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
几时能赴怡云约,同看荆花一树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郑怡云韵》是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诗,而非文学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现代青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追求爱情和事业发展的心路历程。下面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陈琏是明初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宣德间任国子祭酒,正统初仕至南京礼部侍郎,家有万卷,藏书甚富。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曾任国子祭酒,对国家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 “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则反映了作者对家族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思考。
  • 最后两句“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展现了作者对于家族荣誉和社会和谐的追求。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关系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期待和个人价值观的追求。

《和郑怡云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关于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