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场夕照

虎门落日暮潮来,归鸟翩翩作阵回。
煮海竟烧烟万灶,收盐多积雪千堆。
溪山绚彩曦光驭,屯栅增辉霁景开。
氛祲已销鲸浪息,不教蜃气结楼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鹾场夕照》是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诗,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广府(广州府)所辖东莞县虎门靖康盐场的繁忙景象。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陈琏(1370—1454),明初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宣德间任国子祭酒,正统初仕至南京礼部侍郎,家有万卷,藏书甚富。
  • 他历仕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享年八十五岁,是东莞籍诗人兼学术泰斗。
  1. 诗歌内容
  • 虎门落日暮潮来,归鸟翩翩作阵回。煮海竟烧烟万灶,收盐多积雪千堆。溪山绚綵曦光驭,屯栅增辉霁景开。氛祲已销鲸浪息,不教蜃气结楼台。
  • 此诗描绘了东莞虎门靖康盐场的繁荣景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1. 艺术特色
  • 陈琏在《鹾场夕照》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虎门落日暮潮来”和“溪山绚綵曦光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画面。
  •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陈琏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力。

《鹾场夕照》不仅是一首描写东莞虎门靖康盐场所处环境与场景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