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家声旧,儒医学术专。
能寻颜子乐,不让宋清贤。
懒作题桥客,常怀卖药仙。
侨居滁水上,结屋石梁边。
来往磨陀岭,徜徉庶子泉。
酒倾常一斗,琴弄或无弦。
每岁推乡饮,嘉筵肃豆笾。
威仪符礼节,矩步中周旋。
俯仰真无愧,行藏信自然。
谊高时所重,誉美众争传。
拟谓身长健,宁知病不痊。
玉棺初降地,宝剑忽沉渊。
谩致生刍奠,空歌薤露篇。
临风动凄恻,谁为表新阡。
挽磨陀山人支仲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磨陀山人支仲荣》是明朝著名诗人陈琏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挽磨陀山人支仲荣》是陈琏在明永乐年间所作,其内容涉及诗礼家声、儒医学术等主题。陈琏作为一位杰出的派诗人,此诗可能是他在任职或游历时所作,以表达对支仲荣这一人物的怀念与敬仰。
诗歌内容:诗中“支仲荣”是一位有深厚学识和高尚品德的人物,被描述为一个诗礼家声旧,儒医学术专的人。他既能寻颜子乐(颜回),也不甘后人,不比宋清贤。同时,他还有着不寻常的生活习惯,如懒作题桥客,常怀卖药仙,表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支仲荣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例如,支仲荣能寻颜子乐,不让宋清贤,这两句不仅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厚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文化影响:陈琏的诗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他的诗不仅在文人中流传,也影响了后世的读者。例如,明代广东东莞人支仲荣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为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社会意义:通过对支仲荣的描述,陈琏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意,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这种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对于维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修养:支仲荣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他既注重学问,又不失生活情趣,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挽磨陀山人支仲荣》不仅是陈琏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明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社会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