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君鲁夫菊堂

美人乐嘉遁,结屋西山陲。
门巷深窈窕,种菊满东篱。
清风绽金萼,凉露湛琼甤。
孰云秋容淡,晚节香尤奇。
中黄色本正,举世畴能知。
缅怀柴桑翁,高风邈难追。
悠然引孤酌,目送晴云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君鲁夫菊堂》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菊花的喜爱,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题王君鲁夫菊堂》:

  1. 作者介绍
  • 陈琏(明)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中“美人乐嘉遁,结屋西山陲。门巷深窈窕,种菊满东篱。”描述了一位隐居者在山边建造小屋,四周种植了菊花的情景。
  • “清风绽金萼,凉露湛琼甤。孰云秋容淡,晚节香尤奇。”表达了诗人对菊花清新香气与坚韧品质的赞美。
  • “中黄色本正,举世畴能知。”这句话表明菊花的颜色纯正,世人难以理解它的价值与意义。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题王君鲁夫菊堂》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通过对比“清风”和“凉露”,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主题思想:该诗不仅赞颂了菊花的自然美,还借菊花之“晚节香尤奇”比喻了人到晚年仍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风貌。
  1. 诗歌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陈琏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活动中所作,用以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 在古代文人中,菊花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陈琏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这种精神。
  1. 艺术手法
  • 《题王君鲁夫菊堂》采用了典型的古诗词表现手法,如用典、拟人等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诗句中的意象鲜明,如“清风”、“金萼”、“琼甤”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美。
  1. 文化内涵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在这首诗中,陈琏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此外,诗中提到的“甲子千年谁解得”,可能暗示着某种哲理或人生智慧,引人深思。
  1. 历史影响
  •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题王君鲁夫菊堂》的具体创作时间,但根据其语言风格和情感倾向,可以推测它可能属于明代时期的作品。
  • 该诗在后世可能被多次传抄和吟咏,成为研究明代文化和诗词艺术的重要资料之一。

《题王君鲁夫菊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与欣赏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