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剡山

晓发剡山路,东方白尚微。
张灯沽酒店,带月旅人衣。
水远孤舟渡,烟空一雁飞。
及秋归未得,徒自忆山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剡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明代诗词作品,作者为陈公纶。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公纶,明朝著名文学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晓发剡山路,东方白尚微。张灯沽酒店,带月旅人衣。水远孤舟渡,烟空一雁飞。及秋归未得,徒自忆山扉。
  • 翻译:早晨从剡山出发的路上,东方的天边已经泛出微微的白色光芒。点亮了灯火的小酒馆,夜晚带着月光旅行的人穿着单薄的衣裳。远处水面上孤舟正渡过河流,天空中一只大雁在飞翔。秋天到了,却还未能回到山中的住所,只能独自怀念着那扇关闭的山门。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诗歌开篇就描绘了清晨的剡山,东方初升的太阳将天空染成淡淡的白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如“张灯沽酒店”和“带月旅人衣”,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山间景象,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生活的美好。
  • 情感表达:诗歌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思念。诗人通过“及秋归未得”表达了一种无法回归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1. 文化背景
  • 《晓发剡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情感体验有关。这首诗通过对剡山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多种意象,如“东方白尚微”、“张灯沽酒店”、“带月旅人衣”等,这些意象富有画面感,能够引导读者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具体的场景,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风格:陈公纶的语言简练而又不失深意,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使整首诗既有诗的韵味又不失词的豪放。这种风格既符合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也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

《晓发剡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诗词作品,也是陈公纶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公纶的文学才华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