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灵上人

中洲千嶂月,何处一龛灯。
独坐旷无侣,高吟遥对僧。
别来云共水,空外谷为陵。
待发秋江棹,松门最上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灵一上人》是唐代皇甫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皇甫冉,字茂政,唐代安定人,避地寓居丹阳。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曾呼为小友。玄宗天宝十五年擢进士第,授无锡尉,代宗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表掌书记,累迁右补阙。其诗作有《皇甫冉诗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内容:《寄灵一上人》全文如下: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洲寒事早,鱼鸟兴情新。回望山阴路,心中有所亲。
  1. 诗句赏析
  • 首句赏析:“西陵遇风处”一句描绘了西陵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暗示着诗人在此地遇到风雨的情境。“自古是通津”则表达了一种历史与自然的融合,意味着此地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冲。
  • 次句赏析:“终日空江上”描写了诗人在空旷的江面上度过的日子,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寂寞。“云山若待人”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拟人化,仿佛云山也在期待着什么。
  • 后两句赏析:“汀洲寒事早,鱼鸟兴情新”描绘了汀洲地区早春时节的景象,寒意尚未消退,而鱼儿鸟儿却充满了活力。“回望山阴路,心中有所亲”则是诗人回首故乡时的情感表达,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 整体感受: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西陵”、“江上”、“云山”、“汀洲”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语言风格:皇甫冉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优美。在《寄灵一上人》中,他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韵味。
  • 情感表达: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的感情色彩。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到对家乡的思念,从孤独寂寞的心境到对亲人的深深眷恋,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

《寄灵一上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