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澹归上人

谏草重焚入绀园,昙花初发掩黄门。
何能容易谈天下,只学阿难白世尊。
南海潮音通瀑布,西泠花雨接风幡。
二樵青翠堪相问,明月依依九逝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澹归上人》是明朝陈子升的作品。在介绍文学作品时,不仅需要了解作品本身,还需要对其作者、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对《寄澹归上人》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子升: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工诗善琴,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寓山泽间。有《中洲草堂遗集》。他的生活经历与诗歌创作紧密相连,反映出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1. 作品原文
  • 原文部分:《谏草重焚入绀园,昙花初发掩黄门。何能容易谈天下,祇学阿难白世尊。南海潮音通瀑布,西泠花雨接风幡。二樵青翠]
  • 翻译注释: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四字,共八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执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南海潮音”与“西泠花雨”的自然景观,寓意着作者虽身处乱世,仍怀有高远的理想和情操。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谏草”比作“重焚入绀园”,将“昙花”比作“掩黄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寄澹归上人》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文学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