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阔

野阔苍梧云向西,漓江东下楚天低。
清秋牧马羚羊峡,落日跕鸢鸲鹆溪。
炎峤从来尊赤帝,寒烟几处哭黔黎。
可怜旧种桃花客,重问武陵津已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阔》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陈子升,字乔生,广东南海人,生于明末清初。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后因国亡家破,流亡山林之间。工于诗歌和琴艺,有诗集《中洲草堂遗集》传世。
  • 时代背景:《野阔》创作于清朝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多难的时期,陈子升的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野阔苍梧云向西,漓江东下楚天低。
    清秋牧马羚羊峡,落日跕鸢鸲鹆溪。
    炎峤从来尊赤帝,寒烟几处哭黔黎。
    可怜旧种桃花客,重问武陵津已迷。
  • 译文:广阔的原野上白云悠悠地飘向西去,漓江水东流直下楚天之低。
    清秋时节我放牧在羚羊峡边,夕阳西下时鸟儿在山涧中盘旋。
    炎阳之地自古便尊崇赤帝神,寒冷的烟波里到处都有哭泣的声音。
    可怜的曾经种下桃花的人啊,再次询问武陵源时已迷失方向。
  • 赏析:陈子升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野阔》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面,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遗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邃,如“苍梧”、“漓江”、“楚天”等,不仅勾勒出了一个地域辽阔、风景优美的画面,也隐喻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索。

《野阔》不仅是陈子升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