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沈郎舟中题赠

平生禁里金吾卫,近住梧江木马船。
绝迹几时随浪尾,看山一路在床前。
烹蔬笑引抽关吏,载鹤闲分粜谷钱。
手把内家香一片,玉皇宫阙望烧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沈郎舟中题赠》是清朝诗人陈子升的作品,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子升,生于明朝末年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明诸生。《过沈郎舟中题赠》是他流亡时期所作,体现了他对家国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 诗歌原文:平生禁里金吾卫,近住梧江木马船。绝迹几时随浪尾,看山一路在床前。烹蔬笑引抽关吏,载鹤闲分粜谷钱。手把内家香一片,玉皇宫阙望烧烟。
  3. 诗歌赏析:《过沈郎舟中题赠》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故土、亲人和朋友的思念。特别是“烹蔬笑引抽关吏,载鹤闲分粜谷钱”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明末清初,国难当头,陈子升因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后来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最终流亡至南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流亡期间的舟中,通过对沈郎舟中生活场景的描述,寄托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未来归期的期盼。
  5. 艺术特色:陈子升在《过沈郎舟中题赠》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绝迹几时随浪尾”,“烹蔬笑引抽关吏”,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6. 文化影响:作为清代的诗歌作品,《过沈郎舟中题赠》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清代社会风情和文化背景的窗口。它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精神追求。

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过沈郎舟中题赠》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机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过沈郎舟中题赠》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记录了陈子升的一段流亡生活,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它是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