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甘露滴祇树,君向此中长乐饥。
纸帐日高眠起后,茶铛火绝客寻时。
先人交籍惟增感,近日科名总不知。
我亦禅门办归宿,虎丘云极岭南陲。
甘露庵访姚文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露庵访姚文初》是清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个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科名等多重主题的哲思。
《甘露庵访姚文初》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南明永历时期,陈子升是一位身怀才艺的文人,曾在明朝任职兵科右给事中。然而在南明永历政权灭亡后,他流亡至山泽之间,这段经历使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陈子升后来皈依佛门,并开始潜心修行。在此期间,他在甘露庵拜访了名叫“姚文初”的僧人,通过与对方的交谈,得到了许多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甘露庵的一次访问记录,更是诗人精神世界转变的重要见证。
从艺术形式上看,《甘露庵访姚文初》是一首七言律诗,这种古典诗歌形式以其严谨的结构、平仄和谐的音律以及富有韵味的诗句而著称。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甘露庵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姚文初的访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例如,“晶晶甘露滴祇树”形象地描述了甘露庵内的景象,而“先人交籍惟增感,近日科名总不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外界名利的超然态度。
《甘露庵访姚文初》不仅仅是一首反映佛教禅宗思想的作品,更是一部体现了作者个人精神追求的文学佳作。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于佛教哲理的理解,是研究清代诗歌和禅宗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