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夹沟驿,十里驰车声。
风急四野黑,隶从呼前程。
道旁四五屋,起视且复惊。
男人秉炬尽,妇女扶灯行。
自言旱太甚,枵腹供官征。
怀中三岁儿,弃置啼失声。
不忍闻此语,凄凄伤我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夜过夹沟驿,十里驰车声。
风急四野黑,隶从呼前程。
道旁四五屋,起视且复惊。
男人秉炬尽,妇女扶灯行。
自言旱太甚,枵腹供官征。
怀中三岁儿,弃置啼失声。
不忍闻此语,凄凄伤我情。
《夹沟道》是明代诗人陈第创作的一首诗词作品。陈第(1517年-1602年),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以擅长音韵训诂闻名,其著作包括《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等。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夹沟道》的作者陈第,是福建连江人,万历时期曾从军,后因事离职归隐。他的一生虽多波折,但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诗歌原文:夜过夹沟驿,十里驰车声。风急四野黑,隶从呼前程。道旁四五屋,起视且复惊。男人秉炬尽,妇女扶灯行。自言旱太甚,枵腹供官征。怀中三岁儿,弃置啼失声。不忍闻此语,凄凄伤我情。
创作背景:陈第的《夹沟道》作于明代晚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经过荒凉驿站的场景,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哀悯。
《夹沟道》作为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陈第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