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鲁望

经年为粤客,潮海隔西东。
不谓将归日,相寻旅病中。
道途方雨雪,舟楫慎寒风。
尚有罗浮兴,重来问葛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鲁望》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陈恭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期待再聚的心情。下面详细探讨这首文学作品:

  1. 诗人生平
  • 陈恭尹简介:陈恭尹,字元孝,别号半峰、独漉子或罗浮布衣,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人。他是一位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以其学识渊博和诗名远播。陈恭尹因父亲之故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他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诗作深受后世赞誉。
  1. 诗歌原文
  • 经年为粤客,潮海隔西东。
  • 不谓将归日,相寻旅病中。
  • 道途方雨雪,舟楫慎寒风。
  • 尚有罗浮兴,重来问葛洪。
  1. 诗歌解析
  • 首联“经年为粤客,潮海隔西东”描绘了作者身处异地、远离家乡的景象,暗示着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 颔联“不谓将归日,相寻旅病中”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因病在身、无法陪同的遗憾。
  • 颈联“道途方雨雪,舟楫慎寒风”通过描绘恶劣天气中的旅途艰辛,进一步凸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凄凉之感。
  • 尾联“尚有罗浮兴,重来问葛洪”则是对未来相聚的希冀,希望友人能在事业有所成就后,再次相聚于罗浮山,共访葛洪之遗迹,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期待。

《送周鲁望》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诗作,更是陈恭尹人格魅力与文学造诣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岭南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