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古炼师

五千言外悟精真,劫劫过来不坏身。
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
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古炼师》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词原文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
    芙蓉花叶稀,山水帔稀。
    驻履闻莺语,开笼放鹤飞。
    高堂春睡觉,暮雨正霏霏。

  2. 诗词翻译
    在霞光映衬下,她用五彩的丝线裁出了华丽的衣裳,香气从她的绣房中飘出。
    荷花和芙蓉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分割的景象,仿佛只有稀疏的“帔”才能装点这美景。
    她停下脚步聆听黄莺啼鸣的声音,打开笼子让白鹤飞舞。
    她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悠然入睡,暮雨潇潇而下,增添了几分愁绪。

  3. 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记载,李颀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以写边塞题材为主,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4. 诗歌鉴赏
    这首《寄古炼师》体现了李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他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了一位女性的形象,她穿着霞彩裁剪的衣裳,散发着芳香,她的绣房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中的“芙蓉花叶稀,山水帔稀”则展示了一幅淡雅而宁静的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李颀的《寄古炼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能领略到古代中国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