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滇阳寄京中友人

霜重梧桐叶渐飞,浅黄欺绿上荷衣。
鲈肥江上秋将晚,酒熟山中客未归。
乡梦夜长鸡唱早,故人书远雁来稀。
黄花两负东篱约,空对西风赋《式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滇阳寄京中友人》是明代诗人郭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郭登,字元登,明朝凤阳府人,幼时英敏,长大后博闻强记,喜爱兵法。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景泰初年以都督佥事身份守大同,面对土木堡兵败后的边防形势,他侦知敌情后以少胜多,为军士气振奋。因功被赐封为定襄伯,并因其治军纪律严明、料敌制胜而闻名一时。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霜重梧桐叶渐飞,浅黄欺绿上荷衣。
鲈肥江上秋将晚,酒熟山中客未归。
乡梦夜长鸡唱早,故人书远雁来稀。
黄花两负东篱约,空对西风《式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景,霜重使梧桐树叶渐飞,黄色覆盖了荷叶。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同时,鲈鱼肥美,使得江上的秋天显得更加悠长,但饮酒的人却未能归来。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夜晚,乡梦长,鸡鸣声早早响起。而远方的故人书信稀少,只有偶尔的大雁传来消息。这种描写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黄花两负东篱约,空对西风《式微》”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菊花盛开却又辜负了东篱下的约定,只能对着西风吟唱《式微》,这种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寓滇阳寄京中友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的古诗,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多彩的自然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