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嘉州登凌云寺续此

想公亦恋峨眉好,朝暮摇青入眼浓。
试比少文游卧处,三峨只似石三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嘉州登凌云寺续此”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凌云寺寄子徐二》。这首诗写于公元75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春。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嘉定府(今乐山市)凌云寺登高远眺时,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享有崇高地位。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流亡各地,但始终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艺术形式,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深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如下:

登凌云寺寄子徐二

游人出成都,乘兴入云台。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回。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伤心处,白发老松树。

译文:

游人走出成都城,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云台。
在此地与儿子分别,就像那孤蓬随风飘荡万里而归。
青山横亘在城北,白云环绕着城东。
在这里有让人伤心的地方,那里生长着一棵苍劲的老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哀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