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下大路峡

高秋明远水,水上见人家。
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
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
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下大路峡》是明代区大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区大枢,字用环,一字元宰,号高明人。他出生于高明,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四三)举人,后因不就郡丞之职而终其一生。他的生平与文学成就在明清两代被广泛记载和传颂。

  2. 作品原文:《舟下大路峡》原文如下:“高秋明远水,水上见人家。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天水乡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间。

  3.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读来心生共鸣。

  4. 创作背景:区大枢在晚年曾担任安远通判,并最终病逝于官位上。尽管仕途不顺,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舟下大路峡》。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名家点评:对于这首五言律诗的评价,许多学者和评论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6. 社会影响:区大枢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后来的诗人和作家在阅读他的诗作后,都深受启发,从而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区大枢的《舟下大路峡》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学风貌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