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看治田舍

布谷晓周遭,春阴梦寐劳。
扈人喧旧陌,馌妇饷东皋。
楚俗思篮辂,豳风咏索绹。
何须听丁许,映日剪蓬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看治田舍》是明代区怀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主题、语言特色等:

  1. 作者信息
  • 区怀瑞:明代著名诗人,广东高明人,字启图。他少有才学,曾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后,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著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作品。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布谷晓周遭,春阴梦寐劳。扈人喧旧陌,馌妇饷东皋。楚俗思篮辂,豳风咏索绹。何须听丁许,映日剪蓬蒿。”
  • 译文:布谷鸟的鸣叫在四周回荡,春天的阴霾让人难以入睡。村里人来来往往,赶集的人喧闹着走遍旧时的小路,而那些辛勤的妇女则把食物送到田野东边的家中。楚人的习俗中,篮子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诗经》中的“索绹”则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何需去聆听丁宁的吩咐,只需在阳光下剪掉那些无用的杂草。
  1. 作品赏析
  • 田园风光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乡村的景色和农民忙碌的身影。如“扈人喧旧陌,馌妇饷东皋”一句,不仅写出了田间的繁忙景象,还透露出乡村生活的节奏和节奏感。
  • 生活哲学体现:诗中反映出诗人对于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赞美。特别是“何须听丁许,映日剪蓬蒿”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 历史背景反映:“楚俗思篮辂,豳风咏索绹”两句揭示了古代楚地与周地的不同文化风情。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厚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春日看治田舍》不仅是一首表现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生活哲理和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