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室赠谭景木

若从黄支来,照我嵩台曲。
天际陟松扉,流云快心目。
踏歌乳溜中,谷响时相续。
莫更问花源,湖光醉酃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石室赠谭景木》是明代区怀瑞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区怀瑞,字子厚,号东皋,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在《于石室赠谭景木》中,他巧妙地运用山水诗的形式,表达了与友人共赏自然美景时的喜悦心情。诗中的“五载别林壑,喜与鱼鸟亲”反映了诗人远离都市喧嚣,寻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2. 诗词原文
    若从黄支来,照我崧台曲。
    天际陟松扉,流云快心目。
    踏歌乳溜中,谷响时相续。
    莫更问花源,湖光醉酃渌。

  3.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首句“若从黄支来,照我崧台曲”,以黄支山起兴,引出崧台之景,既点明了地理位置,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次句“天际陟松扉,流云快心目”,则通过仰望天空、漫步山林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畅快。第三句“踏歌乳溜中,谷响时相续”,描绘了在山间小溪边欢快歌唱的场景,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尾联“莫更问花源,湖光醉酃渌”,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无限留恋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区怀瑞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于石室赠谭景木》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大自然美景欣赏的佳作,更是区怀瑞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表达,还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的韵味和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