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咏茄和董玄宰太史

名瓜不引蔓,囊粟未经陈。
虽共彤胡荐,何曾玉箸亲。
助羹餐不厌,抱瓮力常勤。
君问登盘实,应知学圃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咏茄和董玄宰太史》的文学赏析

在阅读区大相的《再咏茄和董玄宰太史》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质朴而深刻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也反映了他对农业生活的独特视角。诗中通过描绘茄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赞美。

诗歌开篇“名瓜不引蔓,囊粟未经陈”,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茄子生长的基本过程。这里的“名瓜”可能指的是成熟的茄子,而“引蔓”则形象地描述了茄子藤蔓的生长方式。接下来的“虽共彤胡荐,何曾玉箸亲。”,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虽然茄子被作为食材享用,但它的根部——即我们常说的“根茎”——却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茄子的实用性,也暗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与不被理解的处境。

诗的后半部分,“助羹餐不厌,抱瓮力常勤。”,更是直接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为了一家人的温饱,不畏辛劳,默默奉献。这不仅仅是对农民辛勤工作的赞扬,也是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也让我们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充满了敬意。这首诗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颂歌,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