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陪家兄傅逊之高正甫汪公干出郊得闻字

不觉物华换,郊原春已分。
东林全吐叶,西岭半埋云。
草色前溪绿,钟声远寺闻。
赖多心赏伴,谈笑恋馀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月十五日陪家兄傅逊之高正甫汪公干出郊得闻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作者与友人一同出游,途中偶遇“闻”字而引发的感慨和联想。全诗以“闻”为线索,通过描绘沿途所见之景以及对“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

诗歌内容

第一句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开花落自成章。
(注释:此句写春天的风如同裁剪工具,将花朵修剪得恰到好处。)

第二句

行人路上闻“闻”字,
何处春风吹酒醒?
(注释:“闻”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听觉感受,也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感悟和思考。)

第三、四句

莫道东风无主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