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泉山中

空山惟习静,身世两相捐。
春草芳夕渚,风潭鸣暗泉。
云清独鹤梦,月照幽人眠。
永夜结霞想,长吟待曙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石泉山中》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区大相:区大相,字用儒,号海目,是明代岭南的著名文学家。他不仅擅长写诗,还精通文章,下笔千言立就,其作品以格律严谨著称于当时。
  • 万历十七年进士:区大相在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并初选为庶吉士,后逐步晋升至赞善、中允等职,长期担任翰林院职务,与当时的文官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人保持旧交。
  1. 诗歌原文
  • 空山惟习静,身世两相捐。
  • 春草芳夕渚,风潭鸣暗泉。
  • 云清独鹤梦,月照幽人眠。
  • 永夜结霞想,长吟待曙烟。
  1. 诗歌解析
  • 空山惟习静:描绘了空阔的山谷中只有诗人自己,远离尘嚣,享受着内心的宁静。
  • 身世两相捐: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名利的超脱,愿意放下一切世俗之累,与自然和谐共生。
  • 春草芳夕渚:描写了春天里夕阳下草甸上的美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风潭鸣暗泉:暗喻自然界的声响,如风过潭面时水声潺潺,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
  • 云清独鹤梦:表现了高远的境界和独自欣赏自然之美的心态。
  • 月照幽人眠:月光下的幽静,让人感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 永夜结霞想:通过想象中的霞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情感。
  • 长吟待曙烟:表达了诗人在黎明前的宁静中沉思和等待,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1. 文学价值
  • 格律严谨:区大相在诗歌创作中非常注重格律的严谨性,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
  • 艺术表达: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的艺术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1. 历史影响
  • 明代岭南大家:区大相被誉为明代岭南的文学大家,他的诗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明代文学瑰宝:作为明代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宿石泉山中》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1. 文学流派
  • 岭南诗派:区大相的诗歌属于岭南诗派,这一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追求而闻名。
  • 文人画派:区大相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他的艺术作品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宿石泉山中》是区大相在明朝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也是区大相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