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

盟府金貂奕世功,淹留词客醉新丰。
歌翻都护春调马,赋就甘泉晓射熊。
北里烟花过节丽,西堂樽俎助文雄。
当杯又进吹铙曲,塞上何人更引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是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背景、主题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介绍:区大相,字用儒,号海目,明代广东高明人。区益之子,擅长文学创作。万历十七年进士,曾担任庶吉士等职,在翰林院工作多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因不轻谒当国大臣而受到排挤。最终调任南太仆寺丞,因病归乡,卒于家中。区大相以其严谨的格律和深厚的文采在明代岭南地区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等著作传世。

  2. 作品概述:此诗作于上元节之后第三个晚上,是区大相为庆祝佳节而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当时文人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欢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才情和对友情的重视。

  3. 主题分析:《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以“宴大将军李侯宅”为核心,展示了文人雅集时的热闹场面。诗中的“北里烟花过节丽”,指的是宴会场地装饰华丽,充满节日氛围;“西堂樽俎助文雄”则描绘了宴会中酒席摆满,助兴诗文之盛况。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习惯。

  4. 文学价值:区大相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此外,他的诗歌结构严谨,押韵工整,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古典诗歌形式的熟练掌握。

  5. 历史影响:区大相的这首诗不仅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岭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及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此诗被多次引用和评论,显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还可以深刻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友情和文人雅集的重视。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