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朝作

正旦洽百礼,圣人登万寿。
金石备宫悬,衣冠饰岁首。
东朝礼乐新,南国簪绅旧。
未能陪柏梁,且复颂椒酒。
雪霁汉宫槐,烟轻蓟门柳。
东伐靖远夷,西征荡小丑。
宝玉充庭旅,闾阎犹疾首。
顾问调元人,阳和肯回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朝作》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笔调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盛世庆典与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区大相是明代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他善文能诗,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后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区大相在翰院任职十五年,期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然而在赵等先后当国期间,区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来调南太仆寺丞,因病归乡,卒于家中。
  2. 诗歌内容:这首诗通过“正史文学”和“建安文学”两个历史阶段来展现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变。区大相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典故,通过对比盛世的庆典和诗人个人的境遇,抒发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化意义:《正朝作》作为区大相的作品之一,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反映了明中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以及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鉴赏价值。

区大相的《正朝作》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也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