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示马甥希穆

昔当童冠日,从我久留连。
转首二十载,游心先后天。
别来疏戚里,怅望旧山川。
遥想寒窗夜,耽书不爱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示马甥希穆》是明代诗人陶安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陶安:明代诗人,字子高,号东园父,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1. 诗歌原文
  • 昔当童冠日,从我久留连。
  • 转首二十载,游心先后天。
  • 别来疏戚里,怅望旧山川。
  • 遥想寒窗夜,耽书不爱眠。
  1. 诗歌解读
  • 童冠日与二十载:这里的“童冠日”指的是青年时期,而“二十载”则指二十年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游心先后天:通过“游心先后天”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疏戚里与旧山川: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寒窗夜与耽书不爱眠: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沉浸在书籍之中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习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绘童年的回忆、二十年后的重逢以及分别后的思念,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 语言简练:诗句简洁明了,用词精炼,既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又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

《寄示马甥希穆》不仅作为陶安个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