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湖子在山,山中斤斧几时闲。
何如吹笛沧浪上,浩荡烟波任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我在江湖子在山,山中斤斧几时闲。
何如吹笛沧浪上,浩荡烟波任往还。
《渔问》是北宋理学家邵雍所著的一部哲理性作品,主要探讨了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与哲理。邵雍,字尧夫,又号安乐先生,生于1011年,卒于1077年,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戌时生,神宗熙宁十年七月初五日丑时卒。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理学家。
《渔问》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形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其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的道理都在自然之中”。书中的内容深刻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
《渔问》在哲学上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深刻的理解,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洞察人生和社会的运行原理。邵雍通过这种方式,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然现象归纳为一套完整的宇宙观,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渔问》是一部集哲学深度与文学魅力于一体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探索自然与社会真理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