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松风

怪龙涌起半天潮。惊破月明宵。爽籁自然调。来慰藉、山中寂寥。
瑶琴罢鼓,茶铛息沸,一片奏仙韶。两耳洗烦嚣。且莫效、当时弃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常引·松风》是明朝诗人陶安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太常引·松风》:

  1. 基本信息
  • 作者介绍:陶安,字子安,号六园,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志向见长,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 作品原文:太常引 松风 怪龙涌起半天潮。惊破月明宵。爽籁自然调。来慰藉、山中寂寥。瑶琴罢鼓,茶铛息沸,一片奏仙韶。两耳洗烦嚣。且莫效、当时弃瓢。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太常引·松风》的确切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文中意境推测,可能属于陶安晚年时期的作品。
  • 创作动机:陶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的强烈欲望。诗中通过对松风的自然描绘和对闲适生活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致远的追求。
  1.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怪龙涌起半天潮”形象地描绘了夜幕下松林中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惊破月明宵”则通过月光被打断,营造出一种静谧被打破的紧张氛围。
  • 风格特点:陶安在这首诗中展现了自己的文人气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他的诗作往往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在寥寥数语中展现出深邃的内涵。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在明代,文人墨客常常借山水之名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陶安的这首诗反映了这一文化现象,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艺术成就:从艺术角度来看,《太常引·松风》在音韵、对仗等方面都显示出较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太常引·松风》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