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白芍药

雕阑堆叠瑶池雪。荡日依云擅奇绝。胭脂一点斗春心,故傍月华轻漏泄。
珠明水白枝头洁。香散荃芜风里爇。佛前擎出玉盘盂,醉看未许轻攀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白芍药》是明代诗人高濂创作的诗歌,以描绘芍药花的娇美与生机盎然为主要内容。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高濂,明朝浙江钱塘人(今属浙江杭州),字深甫,号瑞南。其生活年代主要在明朝,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 作品成就:高濂不仅创作了大量诗词,还著有《遵生八笺》,该书对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记录,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智慧。
  1. 诗歌原文
  • 原文:《玉楼春·白芍药》全文如下:雕阑堆叠瑶池雪,荡日依云擅奇绝。胭脂一点斗春心,故傍月华轻漏泄。珠明水白枝头洁,香散荃芜风里爇。佛前擎出玉盘盂,醉看未许轻攀折。
  • 译文:雕栏叠砌着瑶池般洁白的雪花,阳光照耀下,花瓣轻轻摇曳,宛如云中仙境。芍药花朵娇艳欲滴,仿佛用胭脂勾勒出的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伴随着月光的轻泻,显得更加动人。花枝上晶莹剔透,如同珍珠一般,清澈的水润泽着枝端,香气四溢,仿佛弥漫在微风之中。佛前供奉着一个玉制盘子,盘中盛放着芍药花,让人忍不住想要一亲芳泽,却又害怕轻轻触碰就会将其折断。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高濂在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性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而易逝的感慨。
  • 意境营造:诗中的“雕阑堆叠瑶池雪”和“珠明水白枝头洁”,不仅描绘了芍药的美丽景象,也构建了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在诗词歌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 文化影响:《玉楼春·白芍药》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明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
  1. 相关研究
  • 学术研究:关于《玉楼春·白芍药》的研究,学者们关注于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有的学者从文学角度分析了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探讨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历史影响:高濂的这部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后世也被视为研究明清诗歌的重要参考。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了解高濂的其他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 探索其他同期文人如何描绘春天和自然之美的诗词。
  • 研究古代文人如何利用诗词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

《玉楼春·白芍药》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高濂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来说,这首诗都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