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 兰

绮石幽香,自一种、天然标格。向红紫春工,不受一些颜色。露滋风泛,但浪迹、湘江楚泽。对静几明窗,时伴云林卷册。
君子同心,美人羞献,岁寒自识。更托意琴声,避世为怜骚客。结好菖蒲,偏嫌荆棘。寄萧斋、着意为君培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蕙兰芳引·兰》是一首明代高濂创作的词,这首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兰花的深情与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蕙兰芳引·兰》:

  1. 作者介绍:高濂,字深甫,号端南,又号湖上桃花渔。钱塘人,擅作戏曲、工诗词。其词多写优游林下之逍遥闲适,浅而有味,与散曲为近。有《芳芷栖词》。他的其他作品如《玉簪记》,也是他戏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2. 词作原文:绮石幽香,自一种、天然标格。向红紫春工,不受一些颜色。露滋风泛,但浪迹湘江楚泽。对静几明窗,时伴云林卷册。君子同心,美人羞献,岁寒自识。更托意琴声,避世为怜骚客。寄萧斋、著意为君培植。
  3. 词作风格:高濂的词多写优游林下之逍遥闲适,浅而有味,与散曲为近。在这首词中,高濂通过对兰花的描述,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 词作鉴赏:词中的“绮石幽香”描绘了兰花的香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向红紫春工,不受一些颜色”则是对兰花不随波逐流、保持本色的赞美。整首词通过对兰花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5. 词作影响:《蕙兰芳引·兰》作为高濂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6. 词作评价:高濂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高濂作为戏曲家和诗人的艺术才华。

《蕙兰芳引·兰》不仅是高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兰花的描写,高濂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