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带子锦带

翠软颤芳丛。粉匀深浅红。恍惚飞琼花外,绣带舞香风。
开向雨蒙蒙。翻翠袖、似泣芳容。佳人着意,晓来攀折,为惜飘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绣带子锦带》是明代高濂创作的一首词,描述了一位佳人清晨攀折绣带的情景,表达了对飘泊生活的惜别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高濂,字深甫,号端南或湖上桃花渔,为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和词人。其擅长诗词,尤其在戏曲方面有显著成就,有《雅尚斋诗草》、《遵生八笺》、传奇《玉簪记》等著作。
  • 创作时间与风格:《绣带子锦带》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高濂的其他作品来看,这首词可能创作于他的晚年,此时他已远离政治舞台,转向文学创作。该词风格清新、细腻,展现了高濂的文学才华。
  1. 文本内容
  • 开篇描写:词的开头“翠软颤芳丛。粉匀深浅红”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繁花似锦的画面,色彩鲜明而生动。
  • 情感表达:“恍惚飞琼花外,绣带舞香风”,通过“飞琼”一词,传达了佳人如同仙女般飘逸脱俗的气质。接着,“开向雨濛濛。翻翠袖、似泣芳容”则形象地展现了佳人因离别而哀伤的神态。
  • 结尾意境:“佳人著意,晓来攀折,为惜飘蓬。”这句话点明了佳人对飘泊生活的不舍和珍重。整体上,《绣带子锦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及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流露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高濂的词作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绣带子锦带》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 象征意象: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手法。如“恍如飞琼花外”中的“飞琼”不仅指代仙女,也隐喻着高远脱俗的品质;“绣带舞香风”中的“舞”和“香”均带有浓郁的视觉和感官意象,增强了整首词的艺术效果。

《绣带子锦带》作为明代高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水平,更以其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研究明代文化和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