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郊原水满堤。阴阴麦长菜花肥。丛丛蝴蝶斗香飞。
洒金泥。浪叠黄云望欲迷。
豆叶黄菜花
介绍
《豆叶黄·菜花》是明代诗人高濂创作的一首词,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闲适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高濂,字深甫,号端南,又号湖上桃花渔,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戏曲领域,在诗词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与创作。高濂的创作风格多表现为优游林下之逍遥闲适,其诗作浅而有味,与散曲为近。他的作品《芳芷栖词》收录了他的一些诗词,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作品原文:春满郊原水满堤,阴阴麦长菜花肥。丛丛蝴蝶斗香飞,洒金泥。浪叠黄云望欲迷。
作品特点:高濂的《豆叶黄·菜花》是一首充满生机和美感的作品,其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该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通过“春满郊原”、“阴阴麦长”等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场景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社会影响: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高濂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豆叶黄·菜花》的流传也反映了其作品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濂的诗词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灵感。
文化价值:《豆叶黄·菜花》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文化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传递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其次,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如“春满郊原”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阴阴麦长菜花肥”则表达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此外,该词还体现了明代诗词的风格特点,即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高濂的《豆叶黄·菜花》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它提醒现代人要珍惜自然、关注环境保护,同时也启发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和内心的平衡。通过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豆叶黄·菜花》不仅是高濂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明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词的介绍,不仅能领略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