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樽锦席对羊欣,仿佛如瞻白练裙。
摛藻纵横攒鸟迹,挥毫灿烂簇星文。
金门玉漏怜方朔,识字愁贫薄子云。
太史才华谁得似,每言吴下即殷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芳樽锦席对羊欣,仿佛如瞻白练裙。
摛藻纵横攒鸟迹,挥毫灿烂簇星文。
金门玉漏怜方朔,识字愁贫薄子云。
太史才华谁得似,每言吴下即殷勤。
《宴杨子宅观太史文衡山诗草》赏析
《宴杨子宅观太史文衡山诗草》,是明代诗人陶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诗的首句“芳樽锦席对羊欣”,描绘了一幅豪华宴会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贵族的宴会之中。接着,“仿佛如瞻白练裙”一句,则巧妙地将宴会的华美与女子的服饰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震撼。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
在“摛藻纵横攒鸟迹,挥毫灿烂簇星文”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字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种艺术表达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最后一句“金门玉漏怜方朔,识字愁贫薄子云”,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理念的一种抒发。其中提到的“金门玉漏”,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而“识字愁贫”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宴杨子宅观太史文衡山诗草》是陶益先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一次深刻诠释。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