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菊花枕醉后漫成

秋英入手敢辞迟,制枕偏于与病宜。
幽侧但能贫事好,冷香惟恐异人知。
暗闻恰似存三径,渴睡真如傍一篱。
巾漉未应论竹叶,也缘陶令起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菊花枕醉后漫成》是明代诗人陶益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他出生于郁林,后附籍新会,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陶益博学强记,精于易通理,曾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并构建樾墩书屋读书。

  2. 作品原文:秋英入手敢辞迟,制枕偏于与病宜。幽侧但能贫事好,冷香惟恐异人知。暗闻恰似存三径,渴睡真如傍一篱。巾漉未应论竹叶,也缘陶令起相思。

  3. 作品赏析:《喜菊花枕醉后漫成》描绘了一幅秋天赏菊的画面,菊花的香气在微风中飘散,让人感到清新和舒适。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中简单事物的珍惜之情。

  4.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陶益在醉酒之后创作的,因此充满了一种朦胧和自在的氛围。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平淡美好的感悟。

《喜菊花枕醉后漫成》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陶益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陶益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